5G行业_5G赋能_千行百业_5G赋能_无所不能 网上高新区_云上科技园 科技商圈_创业大街_商贸圣地_云上商圈_信息共享  网上石牌村_云上华强北 科技园区_企业宣传_产品推广_招商招投_服务共享 网上三好街_云上中关村 科所院校_院校宣传_专业推介_成果展示_校企合作 网上科技展_云上博览会 网上太升路_云上磨子桥
推广 热搜: Tiktok  Facebook  通讯  研究  马云  华为  大学  北斗  中国移动  园区  大数据  任正非 

德州仪器首次亮相进博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日期:2021-11-07     来源:界面新闻    浏览:36484    评论:0    
核心提示:记者 | 彭新全球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加码中国市场。11月6日,德州仪器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布正式启用深圳自动化产
德州仪器00

记者 | 彭新

全球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加码中国市场。11月6日,德州仪器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布正式启用深圳自动化产品分拨中心,德州仪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接受界面新闻专访称,在德州仪器中国运营35周年之际,希望持续在中国投资,帮助客户在相关领域实现创新。

德州仪器为老牌芯片巨头,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半导体热潮中,德州仪器是发明集成电路的两家公司之一(另一家为仙童半导体),在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德州仪器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芯片,覆盖超过8万种产品门类。

集成电路可分为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两类,前者处理数字信号,如常见的存储器、微处理器等;模拟芯片用于处理声音、光线等模拟信号,用在通信、汽车、工业等领域,被称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在模拟芯片市场,德州仪器具有优势地位,据半导体分析机构IC Insights统计,德州仪器在模拟芯片市场占有率为19%,排名第一。

2020 年, 德州仪器全球营收达144.6亿美元,其中模拟芯片营收为109亿美元,嵌入式芯片营收达到26亿美元,以及包括投影仪所用的DLP(数字光处理)芯片组在内的其他业务,该部分营收为10亿美元。

作为行业巨头,德州仪器在华颇为低调,但投资力度不低。姜寒介绍,德州仪器在中国已建设完成完整本土支持体系,包括一体化的制造基地、两个产品分拨中心、三个研发中心、17 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分公司。2020年,德州仪器电商平台ti.com.cn上线,成为其直销战略的重要落地成果。“

德州仪器01
德州仪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

本次进博会上宣布的深圳新设的产品分拨中心,可视为德州仪器在华布局的最新动作。深圳产品分拨中心为德州仪器全球第九个产品分拨中心,支持1小时内完成拣选、包装和配送。深圳和香港的客户能够当日收货,中国其他地区的客户大多能够在次日收货。从业务覆盖、市场和研发来看,中国的投入一定会越来越大。”姜寒说。

在中国,德州仪器以其历史底蕴和技术积累受到行业尊敬,也是模拟器件厂商尝试模仿的对象。过去,能否诞生“中国的TI”便是行业内长期话题,但整体而言,中国模拟芯片公司仍然小而散,难以在规模、研发上匹敌德州仪器。

对此,姜寒表示,德州仪器的8万多种产品,是业界最广泛、种类最多的产品组合,可以覆盖到一家客户从输入到输出、处理器、传感器的所有需求,“我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而其他的公司到那儿去只能卖一颗或两颗芯片,我可以卖几十颗。这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同时,作为一家IDM公司,德州仪器拥有自有晶圆厂,意味着对供应链的掌控力。“我们自己供应的准确度和上下波动的柔性,对整个原材料的采购和长期的规划,这个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这其实也是很难的。”

此外,姜寒认为,德州仪器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在其庞大产品库的支撑下,对手在渠道成本上难以企及。

德州仪器02
德州仪器的新基建、汽车、智能家居和家庭健康医疗等解决方案亮相进博会。

德州仪器对进博会平台寄予厚望,此次首次参展,新基建、汽车、智能家居和家庭健康医疗成为重点展示的三大板块:

在新基建板块,德州仪器重点展品包括基于氮化镓(GaN)产品和技术的工业设计,适用场景涵盖充电桩,太阳能逆变器,储能及5G场景。此外,还有适用于大数据中心的电源产品及采计算机视觉和边缘人工智能系统。

在汽车板块,应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热潮,德州仪器重点展示其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支持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ADAS) 技术和汽车网关应用,以及用于电动汽车的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及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WBMS) 设计。

在智能家居和家庭健康医疗板块,出现的展品有电子锁、桌面3D打印机、激光电视、脉搏血氧仪和可穿戴设备等,涉及到德州仪器的无线、DLP、毫米波等技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中国通讯市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通讯市场网”及其作者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通讯市场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通讯市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在网站留言(请点击)处留言。
打赏
 
 
更多>同类通讯信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通讯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展位宣传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20217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