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行业_5G赋能_千行百业_5G赋能_无所不能 网上高新区_云上科技园 科技商圈_创业大街_商贸圣地_云上商圈_信息共享  网上石牌村_云上华强北 科技园区_企业宣传_产品推广_招商招投_服务共享 网上三好街_云上中关村 科所院校_院校宣传_专业推介_成果展示_校企合作 网上科技展_云上博览会 网上太升路_云上磨子桥
推广 热搜: Tiktok  Facebook  通讯  研究  马云  华为  大学  北斗  中国移动  园区  大数据  任正非 

中国广电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日期:2023-04-18     来源:通信产业网    浏览:12740    评论:0    
核心提示:以算力+算法+数据为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形成智慧发展新格局。   4月18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
以“算力+算法+数据”为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形成智慧发展新格局。
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4月18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主题报告会在京举行,会议围绕CCBN2023主题——“大视听向未来”展开。除了超高清智慧广电等极具广电特色的关键词外,面向大视听的基础底座包括算力、5G也成为高频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在致辞中表示,要坚持新型广电媒体传播网国家文化专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网的定位,深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和广电5G的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新型智慧广电网络
  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主题报告会围绕CCBN2023主题——“大视听向未来”展开。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智慧广电技术体系及实施指南(2022年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算力+算法+数据”为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全面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发展新格局。
  中国广电作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的运营主体,也是智慧广电建设的主力军。去年6月中国广电5G开通运营并覆盖全国,目前用户已超过650万,基本完成700兆赫频率迁移工作。中国广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起柱在《固网强基致广大守正创新极视听》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广电作为我国舆论传播引导主渠道、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数智社会建设主力军,秉持“融合、开放、创新”的理念,与产业链一道共建现代化大视听,为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贡献力量。
  中国广电提出以算融媒,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夯实国家文化数字化底座。中国广电天然拥有网络连接算力存储数据资源等先天优势。通过强化先进技术应用支撑,实现传播渠道相互赋能、内容网络复合叠加、文化科技有机融合,以数字化赋能网络视听发展。
  宋起柱表示,中国广电夯实算力云网,建强固移协同网络。有线无线卫星协同,云网边端一体化发展,坚持固网数据网、5G移动通信网、固定语音网和IP化有线电视网四网协同策略。关于算力发展,中国广电提出以算融媒,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夯实国家文化数字化底座。据了解,中国广电统一规划建设数据中心、广电云、CDN等基础设施,打造集约化云资源池,打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算网大脑”;整合跨地区、跨平台的算力资源,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融合视听算力方面,以广电云算力平台为基础,基于异构的AI和多云协同的分布式计算能力,支撑跨屏、跨网、跨域融合的广播电视一体化视听享受和数字化智能应用。文化专网算力方面,从接入服务算力服务存储服务三个方面,聚焦建设文化专网、文化大数据中心以及具备云计算和超算能力的文化计算体系,不断提高广电网络、广电云平台的服务支撑能力,实现算力、算法和模型的产业共享,基于算网资源的任务式调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潮汐式”分时算力需求,做到网络算力“随算而动”。通过文化专网连接文化大数据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服务文化资源数据存储、传输、交易和分发。
  以媒促算,实施文宣领域算力应用创新,培育算力服务新业态。文化宣传以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对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具有海量的应用需求,中国广电正重点围绕文化专网、视听服务两个方面,实施文宣领域算力应用创新。在“5G+有线”发展上,中国广电推进“以固带移以移促固”,大力推动广电5G、固定电话与传统电视、宽带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智慧广电网新型“倍乘效应”,并发挥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牵引作用,不断扩大固移用户规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中国通讯市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通讯市场网”及其作者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通讯市场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通讯市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在网站留言(请点击)处留言。
打赏
 
 
更多>同类通讯信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通讯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展位宣传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2021778号-1